橫刷?還是豎刷?你可能一直刷錯牙!
“一直早刷晚刷,足夠重視,為啥牙齒還是老出問題?”時不時響起“警報”的牙齒健康,讓不少一天兩次“按時足量”刷牙的網友疑惑不解。
發布于:2025-09-18
秋季脫發多?內調外養能防治
秋季,有些人容易出現脫發情況,9月16日,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召開的“秋季中醫藥養生”主題發布會上,浙江省中醫院主任醫師湯軍給出了建議。
發布于:2025-09-18
秋季花粉過敏,怎么應對?
這段時間,我國北方一些地區處于秋季花粉季,易導致部分人群過敏。容易引發過敏的秋季花粉種類有哪些?氣象條件對花粉傳播有什么影響?需要采取什么措施提前防范?
發布于:2025-09-17
“秋凍”“貼秋膘”有講究!專家回應秋季養生熱門話題
俗話說“秋不養生冬易病”,入秋以來氣溫逐漸下降,科學養生也被提上日程?!按何媲飪觥焙螢槎??“貼秋膘”該怎么“貼”?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16日舉行的發布會上,中醫專家回應了秋季養生熱門話題。
發布于:2025-09-17
我國居民健康水平持續改善
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和醫療服務體系、2024年我國居民人均預期壽命達到79歲、居民健康素養水平提升到31.9%……一組數據,勾勒出“十四五”時期我國衛生健康工作發展成就。
發布于:2025-09-16
產后抑郁癥狀與腸道菌群及飲食習慣有關
日本一項新研究發現,產后抑郁癥狀越明顯的女性,腸道菌群的多樣性越低,而多攝取豆制品、發酵食品、海藻和蘑菇等有助于緩解癥狀,維持腸道菌群的健康狀態。
發布于:2025-09-15
板藍根能預防感冒嗎?
換季了,感冒的人逐漸多了起來,這時人們經常想起板藍根。
發布于:2025-09-15
吃完飯做這一件事,對血糖、血管、體重都好
吃飽了,你的第一反應是什么?找個地方坐一坐,或者在沙發、床上隨便一癱。這樣身體看似輕松,內部卻像在坐過山車:飯后一坐不動,血糖幾乎是直線上升,血脂也在悄悄爬坡。
發布于:2025-09-15
冰箱非“保險箱”!小心餐桌上的“健康刺客”
生熟砧板分開,鼓勵多用減少營養成分損失和保持自然風味的烹飪方式,不建議雞蛋清洗后再存放……這些餐桌上的小細節,事關你我健康。
發布于:2025-09-15
身體有這5種表現,說明你的骨頭已經悄悄變脆了!
發布于:2025-09-14
當花粉遇上雷暴,敲響哪些健康警鐘?
一場雷雨過后,“雷暴哮喘”一詞再次進入公眾的視野。
發布于:2025-09-12
這些“好習慣”,其實不健康
良好的生活習慣是保持健康的關鍵,然而在日常生活中,人們往往存在一些健康認知誤區。
發布于:2025-09-12
損害器官、提高患病風險 這種“廚房神器”別再用了
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習慣,將礦泉水瓶、飲料瓶洗干凈用以儲物,比如裝醬油、醋等調料,大飲料瓶裝米、面、糧、油等,一些人還把塑料瓶稱作“廚房神器”。然而,看起來環保節約的廢物利用,卻隱藏著不小的健康隱患。
發布于:2025-09-12
為什么在沙發上很容易睡著,在床上卻很難?
你有沒有過這種體驗:辛苦了一天,晚上躺在床上卻怎么也睡不著。但是你坐在沙發上看電視或者刷手機,困意很快襲來。為什么在沙發上很容易睡著,在床上卻很難?
發布于:2025-09-11
如何識別暴發性心肌炎
暴發性心肌炎是一種致命疾病,可能以感冒為誘因,初期癥狀與感冒極為相似。
發布于:2025-09-09
“AI醫生”為健康“保駕護航”
從手術機器人到醫療大模型,不論是作為醫生助手“上崗”,還是賦能醫療器械研發、智慧醫院管理,在醫療領域,AI正在從“工具”成長為“伙伴”。
發布于:2025-09-09
白露時節如何養生防病?國家衛生健康委給出指引
白露時節已至,晝夜溫差增大,如何科學養生、預防疾?。?/p>
發布于:2025-09-09
“多喝水就能防秋燥”?專家介紹正確補水方式
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主任醫師楊濤介紹,白露節氣北方空氣濕度下降,晝夜溫差加大,此時人體易受干燥氣候影響,也就是“燥邪”的侵襲,容易出現口干、咽干、皮膚干等癥狀,與“秋燥”有關且關聯密切。
發布于:2025-09-08
秋風起 花粉飛 謹防鼻炎鬧
告別暑熱,北京迎來了秋高氣爽的金秋時節。然而,對于不少市民來說,秋天卻意味著另一個煩惱的開始——過敏性鼻炎。鼻癢、鼻塞、狂打噴嚏、鼻涕流個不停,有的人還伴有眼睛癢、喉嚨癢等癥狀,這些可能都是花粉這一“元兇”在作祟。
發布于:2025-09-08
一換季就過敏?醫生提醒易過敏人群切勿“忍忍就好”
進入秋季,過敏高發,很多人會出現皮膚瘙癢、紅疹,鼻子發癢、老打噴嚏,甚至喘息、胸悶,夜間或者晨起咳嗽加重等癥狀。醫生提醒,換季要做好過敏預防和調理,如果癥狀持續不緩解或加重,需及時就醫。
發布于:2025-09-06